问
请问感染巨细胞病毒对婴儿有什么影响吗,
提问时间:2019-08-22 22:19
答医生回复
-
赵宇 副主任医师三甲 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婴儿易受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人群中感染巨细胞病毒是很普遍的,大多数发生在儿童时期:一是小儿从娘胎里受到了巨细胞病毒感染;一是小儿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受到了这种病毒感染后患病.这两种感染以胎内感染最严重,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和智力障碍.我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一般人群的感染率高达90%左右,儿童至12岁时感染率已高达80%.感染病毒的患儿是惟一的传染源.此病毒可以从鼻咽分泌物,尿,宫颈和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及血液中排出.传染途径与乙型肝炎病毒基本相似.大多数儿童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并无症状,但是婴幼儿易引起黄疸性肝炎,胎内感染后出生的新生儿可患有黄疸,肝肿大,肺炎等.以前所称的婴儿肝炎综合征,很多也是由这种病毒所致.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炎可采用中西医治疗.中药用蒲公英,广郁金,赤芍,大黄,茅根,茯苓,车前草等煎汤,每日一剂.单味药有甘草甜素,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冬虫夏草可补肺益肾,改善肝功能.西药用磷甲酸有一定效果.要给患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如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另外,我国已生产出巨细胞病毒疫苗,对预防该病有效.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根据感染的时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天感染,另一种是后天感染.先天感染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或怀孕前感染了巨细胞病毒,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就受到传染而引发的疾病.后天感染是指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才感染了病毒,不会胎儿各器官的形成.临床症状.1,先天感染.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新生儿中,大约有25%的病儿是先天性感染,病情有轻有重.其中50%的病儿在出生时就会出现典型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肝脾肿大,黄疸,瘀点状皮疹,小头畸形,其次为脉络膜视网膜炎,男孩腹股沟疝,脑积水,溶血性贫血,肺炎等.黄疸,肝脾肿大和出血现象,可在之后不同的时间里自行消失,但神经系统后遗症稍后才明显,且不易消失.严重感染的病儿死亡率可达30%,主要是由于多器官损伤,严重肝功能不良,出血,并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死亡,大多发生在新生儿时期.存活下来的病儿,90%会留有各种伤残,包括精神,运动落后,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视力异常,语言表达能力障碍,学习困难和瘫痪.也有一些病儿在出生时没有症状,这种预后比较好,其中也有10~15%的病儿在出生后2年内才出现上述后遗症,但程度较轻.2,后天感染.新生儿在出生时吸入宫颈,阴道分泌物,或产后因哺乳,护理时发生的感染都属于后天感染.后天感染大多没有症状.但如果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9个月内发生肺炎,就要考虑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这种肺炎病死率高.早产儿出现后天感染时症状比较重,常出现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呼吸功能不良等症状,虽然大多可以自行痊愈,但病死率还是高达到20%以上.诊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根据监床表现如黄疸,肝脾肿大,瘀点,以及母亲在怀孕时感染了巨细胞病毒确诊.确诊有困难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化验帮助诊断,如培养尿液,唾液中的病毒,检验血清中巨细胞病毒的抗体等.其中检验血清中抗体的方法最常用,如果婴儿体内的IgG抗体持续6个月以上,提示为宫内或出生后不久感染的,而如果母亲并没有感染病毒,就可确定是出生后才感染的.如果出生后两周内检测发现血清中IgM抗体为阳性,就可断定是先天性感染.容易混淆的疾病.1,先天性梅毒:患上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也会出现肝脾肿大,皮肤瘀斑,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症状,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很相似,二者可以通过母亲感染情况,化验婴儿血清进行区别.2,先天性风疹:患有先天性风疹的新生儿,出生时皮肤就可出现紫红色大小不一的斑点,且常伴有肝脾肿大,肝炎,溶血性贫血,耳聋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有相似之处,如果病儿出现先天性心脏,中心性白内障,则应考虑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如果从症状不能鉴别,可以通过母亲感染情况,病儿血清中的抗体进行区别.治疗.虽然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已会有损害,但有初步数据显示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能会减少婴儿的损害,因此出生后仍可考虑用药.近年来更昔洛韦取得较好的疗效,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5~6毫克药物,每12小时静脉滴注一次,疗程为6周.药物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脉络膜视网膜炎,细菌感染等副作用。回复时间:2019-08-22 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