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面部大面积湿疹,用了一个多月的氧化锌软膏了,长时间

面部大面积湿疹,用了一个多月的氧化锌软膏了,长时间

提问时间:2018-02-10 14:02
面部大面积湿疹已经三个月了,最严重的时候有结痂和脱屑,用氧化锌软稿10天后就好了,但是还是有一片一片的红,又去医院看,医生说是恢复期.让回来还用氧化锌抹.可是抹了一个月还是不见好,天一热出门回来就又严重了.我换了家医院看,医生开了个叫"舒夫林"的抹的药.可是我看到说明说长时间适应可见色素沉着,就没敢用!同时也担心长时间用氧化锌软膏是不是也会有色素沉着?不知道我的湿疹什么时候能好啊?现在有的时候还会出先几个大一点的疹子.真的要疯掉了!严重时候脸还是会氧,扎扎拉拉的疼.请教医生,看看我该怎么用药?还用氧化锌软
医生回复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三甲 齐齐哈尔中医院 中医科
    面部湿疹长年不愈,首先要除外光线过敏引起的皮炎,属于慢性光化性皮炎.应该避光,可以内服中药或羟氯喹.另外一种属于慢性湿疹,除了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外,可以服用中药治疗.如果有条件的话希望您找专科医生结合病情加以诊治.治疗得当的话完全有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性皮肤病,以皮疹损害处具有渗出潮湿倾向而故名.该病病程迁延难愈,易复发.临床表现湿疹临床症状变化多端,根据发病过程中的皮损表现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乳房湿疹常见于哺乳期妇女,常有皲裂而伴疼痛.肛门,阴囊湿疹常因搔抓,热水皂洗而至急性肿胀或糜烂.小腿部湿疹常致溃烂,不易愈合等.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病因及发病机理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体内,外多种因素.是发生在皮肤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本病常发生于具有过敏素质的个体.凡有此素质的人,对体内外各种致敏物质,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还有化学物品,植物,动物皮革及羽毛,肠道中寄生虫,感染灶等的作用较正常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的甚至连日光,风热,寒冷等物理刺激皆可诱发湿疹.此外,湿疹的发生,有时还可能与神经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肠道疾并新陈代谢异常等有一定的关系,总而言之,湿疹的发病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临床上也可见到,坚持锻炼身体或环境的改变,使湿疹病损减轻或自然消退.其易复发原因与患者敏感性增高及致敏物质的多源性密切相关.中医对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如浸淫疮相当于泛发性湿疹,面游风相当于面部湿疹,旋耳疮相当于耳部湿疹,乳头风相当于乳头湿疹,脐疮相当于脐部湿疹,绣球风,肾囊风相多于阴囊湿疹,四弯风相当于肘窝与膝窝湿疹,鹅掌风相当于掌部湿疹,湿臁疮相当于小腿湿疹,肛门圈癣相当于肛门湿疹.祖国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禀性不耐,风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浸淫肌肤而成.其中湿是主要因素.由于湿邪粘腻,重浊,易变,故病多迁延,形态不定.而慢性湿疹是由于营血不足,湿热逗留,以致血虚伤阴,化燥生风,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诊断与鉴别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形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慢性湿疹需同神经性皮炎鉴别,神经性皮炎先有瘙痒后发皮疹.苔藓样变明显,皮损干燥,一般无渗出,无色素沉着.好发于颈项,骶部及四肢伸侧.可耐受多种药物及理化等刺激.一般治疗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注意事项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蹭加重,又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雹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类制剂.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併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并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蹭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内因方面有精神和神经作用,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肠寄生虫并消化不良,急性风湿并糖尿并肾病和肝病等.外因方面有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的刺激.湿疹临床表现通常分急性和慢性二种;急性阶段以丘疮疹为主,慢性阶段为以表皮肥厚和苔薛样变为主的疡痒性皮肤玻湿疹一般都有下面几个共同的特点:①痒,多数是阵发性,尤其在晚上最厉害;②多形性损害,常以一形为最显著;③弥漫性;①皮肤变厚·粗糙;⑤容易复发和转为慢性.家庭护理要点1.对急性红肿,有大量浆液或脓液,痴皮.糜烂面和溃破面,应用冷湿敷.常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使创面清洁,起到杀菌收敛及氧化作用.2.创面渗出物多时,湿敷时应勤更换敷料,勿使吸满分泌物的敷料久停留于创面上,刺激周围的正常皮肤,致使创面扩大.3.对大面积的湿疹,应对药物的性质,浓度和湿敷面积的大小,给以适当的注意.如面积太大,一种药物应用的时间不宜过久,以免不断吸收产生蓄积作用而中毒,或将过大的面积划分为两个区域,每一区域采用不同的药物,这样较为安全.4.凡是有渗液或红肿的损害,均适用于湿敷,而不可用油膏.为了不妨碍病人的睡眠,根据创面情况,晚问可考虑换用氧化锌糊剂.对炎症不显著或仅有溢液者也宜用糊剂.5.湿疹可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凡更换新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药物清除干净.6.皮质激素外用药物虽疗效肯定,但如应用的面积大,时间久,大量吸收后,可致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重者引起全身副作用.7.在更换药物时最好先在虚湿疹涂擦,观察效果,以决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加重病情.8.如局部有奇痒应说服病人坚持勿抓,并在晚饭后或睡前服用抗组织胺制剂或镇静剂,局部止疹剂,避免抓伤.9.避免再刺激.常见的外源性再刺激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用药不当等.内源性再刺激有饮用浓茶,咖啡,酒类或食用辣椒,鱼,虾,蟹,甚至牛奶,鸡蛋也可导致湿疹复发.其中以搔抓最为突出,其次是热水洗烫,都会使病情恶化.10.要充分关心病人的生活,工作,心理和全身降情况,协助病人寻找发病原因,旧能去除病因,提高病人治疗信心.11.湿敷法.首先采用有杀菌性和收敛性药液,通常用1:8000~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注意未溶解的高锰酸钾可烧伤皮肤)浸透比创面稍大的4~6层细纱布,以不滴水为适度,将湿纱布敷于创面,根据分泌物的多少来决定更换的时间和次数,保持纱布的清洁度和湿度.如纱布比较清洁分泌物少时,可随时滴敷液保持纱布的湿度,如纱布吸收的渗出物已达半饱和程度,即将纱布更换.每日二至三次,每次可持续:至2小时.如创面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创面已干燥,即可停止湿敷,改用糊剂.注意事项1.湿敷面积不能超过全身面积的1/3,因过度的体表蒸发可造成脱水.2.湿敷的液体不宜过冷,否则易引起代偿性的血管扩张而致感冒.室温低时应将药液加温后再湿敷.3.皮损如有感染者,用后的敷垫应洗净消毒(可煮沸消毒)后再用.4.湿敷液应新鲜配制,防止因溶液变质影响效果。
    回复时间:2018-02-10 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