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肿块

盆腔炎性肿块

概述

盆腔炎性包块为女性盆腔脏器的炎症未得到正规治疗,发生盆腔慢性炎症性组织学改变,从而导致盆腔炎性包块发生。包括盆腔包裹性积液,盆腔脓肿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绝大多数盆腔炎性肿块起自急性输卵管炎使输卵管,卵巢,子宫,阑尾,大网膜及肠管等粘连成一团,形成盆腔炎性肿块。
(二)发病机制
盆腔炎性包块可为输卵管管腔内的炎性分泌物经伞端流入盆腹腔,继发引起盆腔腹膜炎,卵巢周围炎,所引起的盆腔疼痛与炎症发作的急,慢性程度,炎症波及的范围,致病菌毒素的强弱和病变的程度呈正比,从理论上讲,慢性盆腔炎多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但在临床上,则大多数慢性盆腔炎并无急性盆腔炎的病史,再加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能力的增加,许多病人在家中自服抗炎药物治疗,使许多炎性疾病变得十分不典型。

检查

患者常先有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服抗炎药可缓解的症状,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流血,平时病人可有白带增多,以后下腹部疼痛减轻,当盆腔包块增大时疼痛有所增加,表现为下腹部的隐痛和钝痛,炎性包块盆腔炎腹痛在月经期也会加重。
妇科检查:盆腔炎性包块多在子宫的一侧或两侧(一侧多见)阔韧带后方触及不活动包块,若与子宫粘连在一起,双合诊时子宫轮廓不清,包块囊实不均,可呈囊性或囊实性,边界不清,与临床表现程度不符,即盆腔检查认为病变较重,而病人自感疼痛较轻,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盆腔病变与临床表现程度与其相反,医生仅触及较小的异位囊肿,但病人自感疼痛却较重。
患者原无盆腔肿块史,曾出现急性输卵管炎的症状和体征,继而出现盆腔肿块,而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囊性或囊实性,活动度差而有压痛,加上试验室的各项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诊断

诊断:
患者原无盆腔肿块史,曾出现急性输卵管炎的症状和体征,继而出现盆腔肿块,而肿块形态不规则,呈囊性或囊实性,活动度差而有压痛,加上试验室的各项检查,联合B超可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粘连,与盆腔脓肿,卵巢囊肿(肿瘤)蒂扭转等相鉴别。

预防

盆腔炎性肿块西医治疗
一、心理治疗
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合理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二、物理疗法
可用温热的良性刺激刺激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三、药物治疗
1、药物: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
2、用法: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
3、禁忌症: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
4、其他: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
四、手术治疗
1、适应症: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一般使用于年龄达到40岁以上,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2、手术方式: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盆腔炎性肿块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本身的体质和病情进行对症下药。
一、湿热淤结:
1、表现:身热不甚,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口干尿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利湿,化淤止痛。
3、方药:金银花、连翘、红藤、败酱草、赤芍、丹皮各15克,薏苡仁12克,元胡10克,生甘草6克。
4、中成药:金鸡冲剂。
二、热毒炽盛:
1、表现:高热寒战,小腹灼热疼痛拒按,带下浓稠臭秽,色黄或黄赤,口干心烦,便干尿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
2、治法;清热解毒,化淤止痛。
3、方药:金银花、野菊花、公英、连翘、红蘑、地丁、赤芍、丹皮各15克,桃仁、元胡各10克,生甘草6克。
4、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
三、热人营血:
1、表现:高热、谵妄狂躁,斑疹隐隐,口子不欲饮,舌质红、苔黄燥,脉数。
2、治法:清营凉血;透热解毒。
3、方药:水牛角粉(冲服)、生地、麦冬、玄参、金银花、连翘、丹参各15克,黄连10克,竹叶心6克。
4、中成药:清开灵注射液。
四、热陷心包:
1、表现:高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脉细微而数。
2、治法:清心开窍。
3、方药:安宫牛黄丸3克或紫雪丹3克,每日2-3次,口服。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