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概述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是一种通常伴有慢性高血压的疾病,以累及血管,肾小球和小管间质为特征。肾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可因慢性高血压而加重,慢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性肾脏损害的总发病率较低,大多数病人为轻度高血压。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局灶球性和局灶节段性硬化。病人可表现为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浓度的缓慢进行性增高,高尿酸血症,尿液分析典型表现为少量细胞和管型,蛋白排泄通常小于1g/d,良性肾硬化一般进展速度比较慢,但有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的风险,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直接与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充分性相关。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预防肾损伤的加重,ACEI类降压药较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更有肾脏保护性。

病因

高血压(30%): 肾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但可因慢性高血压而加重,慢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性肾脏疾病的总发病率较低,大多数病人为轻度高血压,然而,三个因素增加了发生肾硬化的危险:黑人种族,中至重度高血压和其他原有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
两个过程促成了慢性高血压血管损害的发生:中层的肥厚和成纤维细胞性内膜增厚引起血管腔狭窄;其次,玻璃样物质(血浆蛋白成分)沉积于损害的,易于通透的小动脉壁,最常见和特异性的改变是入球小动脉的严重受累伴有玻璃样变,内弹力膜和基膜的变性,和整个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坏死,内弹力层常常受损而可能分层。
局灶球性硬化(30%): 肾小球可能表现为局灶球性和局灶节段性硬化,局灶球性硬化是因为缺血性损伤和肾单位功能丧失,而局灶节段性硬化是因为肾小球增大,可能是对肾单位丢失的代偿性反应,血管和肾小球受累和与缺血有关的经常的严重间质性肾炎及因小管上皮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改变所致的主动免疫过程有关。

检查

慢性高血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伴有视网膜病变,左室肥大,一个相对正常的尿液分析,肾脏缩小和慢性进行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增加(典型为非肾病性)可提示诊断,一些情况可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高血压先于蛋白尿或肾衰,和没有其他明显的肾脏疾病病因,肾活检可帮助确立一个正确的诊断,但很少有必要。

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不难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应除外各种继发高血压,尤其是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还应与急进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等病相鉴别。

预防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西医治疗
尽管良性肾硬化是终末期肾衰(ESRD)病人的最常见诊断之一,如缺乏任何危险因素,进展的速度一般较慢;只有一些明显的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肾脏疾病。然而,如此多的慢性高血压病人,少数有发生肾衰的危险,则组成了发生ESRD的大量人群。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直接与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充分性相关。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人较那些ESRD病人生存率高。ESRD病人(糖尿病中亦有)预后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板肾外血管疾病。
高血压治疗至舒张期血压<90mmHg通常可预防肾损伤加重。ACE抑制剂可能较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更有保护性。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中医治疗
1、阴虚阳亢
【主证】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欲呕,口干口苦,面色潮红,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弱弦细或细沉。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益母草,夜交藤,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
2、肾气不固
【主证】头晕、腰酸、夜尿频甚或不禁,尿后余沥,或有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 益气固摄
【方药】五子衍宗丸加减。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金樱子,芡实,桑螵蛸,白术,莲子,车前子,益母草。
3、湿瘀交阻
【主证】面色晦暗无华、腰酸痛、乏力或水肿、腹胀、纳呆、口干不欲饮、唇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利湿
【方药】桃红四物汤和防己黄芪汤加减。桃仁,红花,生地,川芎,当归,赤芍,防己,黄芪,益母草,泽泻,佩兰。
4、脾肾阳虚、湿浊内阻
【主证】纳少腹胀,恶心呕吐,身重困倦,形寒肢冷,面色?白,腰膝酸冷,面浮肢肿,舌淡,体胖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迟。
【方药】实脾饮加减。白术,茯苓,党参,木香,草果,干姜,巴戟天,熟附子(先煎),淫羊藿。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