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

宫颈炎

概述

宫颈炎(cervicitis)为妇科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有随阴道炎而发病的。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异常出血如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 。常伴有腰酸及下腹部不适。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宫颈炎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关系,自然或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宫颈损伤而导致炎症。治疗策略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获得病原体者,针对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应包括针对各种可能的病原微生物的治疗,需包括需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或淋菌)、支原体等。

病因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25%): 宫颈炎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关系,自然或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宫颈损伤而导致炎症,成年女性应注意避孕,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手术,注意产后卫生,避免产后感染。
病原体感染(25%): 在国内外最常见者为淋菌、沙眼衣原体及生殖支原体,其次为一般细菌,如葡萄状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滴虫、真菌等。
化学物质刺激(20%): 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或将栓剂放入阴道,都可引起宫颈炎。
阴道异物并感染(15%): 阴道异物感染引起宫颈炎。

检查

1、急性宫颈炎:白带增多,呈脓性,伴腰痛,下腹不适。自觉腰痛、下腹坠痛、外阴病痒或刺痛;也可出现尿频、排尿时刺痛等。
2、慢性宫颈炎:白带多,呈乳白色,粘液状或白带中夹有血丝,或性交出血,伴外阴瘙痒,腰骶部疼痛,经期加重。
3、体征:急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宫颈充血,水肿,有触痛;慢性宫颈炎,妇科检查,宫颈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或有息肉。

诊断

第一步、询问患者有何临床表现:宫颈炎患者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有些患者表现为唯一症状。除此之外,急、慢性宫颈炎的症状还存在稍许的差异。通常,急性宫颈炎白带呈脓性,患者常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宫颈炎白带呈乳白色、黏液状,或呈淡黄色、脓性。有部分严重的患者,还会有出血的症状,大多在排便、性交后加重。
第二步、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由于宫颈炎是一种宫颈局部的炎症,通常患者下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多数是从宫颈管排出的。此外,妇科检查时触及宫颈,患者会产生疼痛感。如伴有宫颈糜烂或息肉,可有接触性出血的现象。
第三步、宫颈分泌物的涂片检查:对于宫颈炎患者,检查与培养涂片时可见大量脓细胞,行革兰氏染色时可发现细菌;分泌物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主要操作是擦去宫颈外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棒插入宫颈管内取出适量的分泌物,然后将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便于明确是何种病原体引起的宫颈炎。
第四步、宫颈组织的病理检查:据妇科专家阐述,宫颈炎是由于宫颈鳞状上皮脱落,内膜腺体分泌亢进,间质内及腺体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的。而重度宫颈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可侵入表层内甚至要到达腺上皮细胞内。检查结果表示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临床上,在急性炎症期一般不作病理检查。

预防

宫颈炎西医治疗
治疗策略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对于获得病原体者,针对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应包括针对各种可能的病原微生物的治疗,需包括需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或淋菌)、支原体等。
有性传播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其是年龄
妊娠期用药建议使用头孢菌素及阿奇霉素治疗。
非孕期主张以下治疗:
单纯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的治疗
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钠250mg,单次肌注,或头孢克肟400mg,单次口服;或大观霉素4g,单次肌内注射。
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的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7日;红霉素类,主要有阿奇霉素1g单次顿服,或红霉素500mg,每日4次,连服7日;喹诺酮类,主要有氧氟沙星300mg,每日2次,连服7日;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连服7日;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连服7日。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菌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药物。
未能明确病原体的宫颈炎的治疗
可考虑广谱抗生素治疗,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连服7日;或采用头孢二代及以上抗生素口服7天加用阿奇霉素1g顿服,均是较好的方案,病原清除率可达到90%以上。
宫颈炎中医治疗
1、湿热下注
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或为脓性,或带血丝。性交痛或性交后阴道出血。腰酸坠胀,腹胀下坠,或有小便频数疼痛、阴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成药:妇炎平胶囊、子宫丸。
食疗: ①扁豆花9克,椿白皮12克,均用纱布包好后,加水200亳升,煎取150毫升,分次饮用一般1周取效。 ②新蚕砂30克(布包),苡米30克,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煎服,每天1次,连服5~7天。
2、脾肾亏虚
表现:带下量多清稀,绵绵不断,食少神疲,腰膝酸软,面色无华,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
中成药:止带丸、茸坤丸。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