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

唇癌

概述

唇癌(carcinoma of the lip)为发生于唇红表面粘膜及口角的癌。按UICC的分类,唇内侧黏膜应属颊黏膜癌;唇部皮肤来源者应划入皮肤癌中;唇癌应仅限于可见唇红黏膜原发的癌。有鉴于此,唇癌已从口腔癌中独立出来;然而从广义讲,也有人主张将唇癌划归口腔癌中者。

病因

唇癌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与口腔癌发生病因有一些相似性:
1.长期嗜好烟、酒 唇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
2.口腔卫生差,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促进唇癌的发生。
3.异物长期刺激,如烟蒂灼伤口唇,或习惯将金属等异物衔于口唇,烈日暴晒等长期刺激口唇,产生慢性溃疡乃至癌变。
4.黏膜白斑与红斑,口唇黏膜白斑与增生性红斑常是一种癌前病变。

检查

唇癌主要为中分化或分化较好的鳞癌,上唇以基底细胞癌多见,腺癌很少见。常见于60-70岁男性,好发于常年户外工作的浅肤色人种,黑人少见,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红缘部黏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的肿块,或局部黏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较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黏膜扩散,同时向深部肌组织;晚期可波及口腔前庭及颌骨。颏下或颌下无痛性肿物。肿物生长缓慢,可致疼痛。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仅有10%左右。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特别是有唇粘膜白斑、唇乳头状瘤、血管瘤等病史,加之长期吸烟病史。再有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活组织病检,可明确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慢性唇炎:多见于下唇、口角。表现为黏膜皲裂、糜烂,渗出、出血。经对症治疗可以明显好转。
2.结核性溃疡:可有结核病史。溃疡边缘呈紫色,厚而不规整,呈口小底大的所谓潜行性损害。刺激痛或自发痛明显。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全胸片检查、抗结核诊断性治疗有助于于鉴别诊断。但有时与癌难以鉴别,可经活检病理确诊。
3盘状红斑狼疮下唇多见,早期呈增厚的黏膜红斑,以后出现溃疡,双侧颧部可见特征性蝶形红斑。局部使用肾上腺皮质类激素软膏有效。
4.乳头状瘤:黏膜表面有细小乳头,外突,2~100px,边缘清楚,周围组织软.基底无浸润。
5.多形渗出性红斑:发病快,溃疡面积大而不规则,浅表。有自发性渗血趋向;唇红上常可见痂堆积,疼痛剧烈。可同时伴眼、生殖器及皮肤损伤。必要时病理活检与癌相鉴别。
6.创伤性溃疡:多见于老年人,在相应部位多能发现残冠、残根、义齿等刺激物,除去刺激原及经治疗后溃疡很快愈合。溃疡的部位、外形与刺激物相对应。溃疡深在,周围组织软,有炎性浸润,无实质性硬块。可活检病理检查。
7.复发性口疮:唇癌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病史。可发生于口腔各处黏膜。为单个或多个小圆形凹陷性溃疡,有红晕,底部有浅黄色假膜,伴有疼痛。一般在7~10日内可以自愈。
8.梅毒:通过接吻感染者,硬下疳可发生于唇。一期梅毒可发生唇下疳或溃疡,典型的硬下疳为一无痛性红色硬结,触之硬如软骨样,基底清洁,表面糜烂覆以少许渗液或薄痂,边缘整齐。损害数目大都为单个.亦可为多个,有不洁性史和血清学。

预防

唇癌西医治疗
唇癌易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率低,一般预后较好,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一)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可直接‘V’形切除,原位修复不会影响功能及美容效果的小于2cm的小病变,当病变大于2cm切除肿瘤后经手术重建,仍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和美容效果,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需行颈淋巴清扫术。
(二)放射治疗,大部放疗方式可用于唇癌的治疗,如4-6mVX线,深部X线,高能电子线和192Ir(组织间插植)。一般来讲,唇癌放射治疗的近期美容效果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治疗区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肌肉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使得放射治疗远期美容效果较手术差。
唇癌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