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假膜形成

白喉假膜形成

概述

假膜形成是白喉的典型表现。假膜是由坏死的白细胞、细菌和其他物质组成的膜状物,常位于扁桃体和靠近咽喉的其他部位。假膜很厚且硬,呈污秽的灰色。如果强行剥脱假膜,其下面的粘膜就会出血。假膜可能缩小气流的通道,或者突然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阻碍患儿呼吸,出现紧急情况。但是,一些较轻微的白喉,也可不产生假膜。

病因

白喉杆菌传染。白喉杆菌在易感者的上呼吸道(通常为咽部)粘膜表层组织内或体表皮肤内繁殖,分泌外毒素。外毒素渗入局部及周围组织,引起组织坏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症。从血管渗出的液体中含有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性细胞、粘膜坏死组织和白喉杆菌凝固在一起而形成假膜。假膜呈灰白色。边缘较整齐。假膜与粘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少数病人的病变可侵入深层组织而形成溃疡面、喉、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上皮具有纤毛,形成的假膜和粘膜粘连不紧,易从气管切口处喷出。 白喉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经淋巴和血液散布于全身各组织与细胞结合引起病变。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最敏感。肾脏和肾上腺皮质等处病变也较显著。外毒素吸收量与假膜的部位和广泛程度有关,咽部最易吸收,扁桃体次之,喉及气管最少。假膜越广泛,吸收的毒素量也越大,毒素和组织结合开始时尚松弛,时间越长结合越牢固,也就不易为抗毒素所中和 白喉杆菌一般停留于局部病灶,不进入血行,偶可到达局部淋巴结。

检查

1、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年龄、季节、白喉接触史,过去是否全程预防注射,本地区有无白喉流行等。 2、 临床表现:白喉的初步诊断必须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发热和咽痛不明显, 但全身中毒症状较重, 咽部有典型白喉假膜。 (2)鼻腔有浆液血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肿大及中毒症状。 (3)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

诊断

诊断 1、流行病学秋冬或早春季节,当地有本病流行或散发;或患者于病前l周内有与白喉患者接触史。 2、咽白喉 (1)局限型①轻、中度发热,伴有乏力、精神不振、厌食。②咽痛,流涎,咽部轻至中度充血。扁桃体红肿。③在扁桃体表面或咽峡部有点状或片状灰白色假膜,不易剥离,强行撕下则基底表面渗血。④颌下淋巴结肿大、微痛。(2)播散型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假膜广泛,颈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软组织水肿,易并发心肌损害。(3)中毒型发病较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假膜广泛,且常因出血而呈黑红色;咽部组织肿胀坏死;颈淋巴结肿大及周围软组织水肿;有出血倾向,可发生循环衰竭。 3、鼻白喉 流浆液血性鼻涕,鼻黏膜有假膜,鼻孔外周及上唇常出现浅溃疡。 4、喉白喉 有发热、干咳、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喉梗阻等表现。 鉴别诊断: 一、 链球菌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扁桃体上有点状黄色渗出物。 二、 奋森氏咽炎:咽部有坏死,溃疡和假膜,伴有齿龈坏死及炎症。 三、 急性喉炎:症状重,呼吸困难,有周期性,日轻夜重,咽部无假膜。 四、 变态反应性喉水肿,突然发病,有变态反应史。

预防

3、4 、5月龄婴儿 ,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必要时成人也应加强免疫。